温馨提示:访问香港服装学院,请点击这里.

。学校通知 。
 员工离职申明
 关于举办“裳歌共颂 礼..
 2021年考前辅导第一期..
更多..
。活动通知 。
 第八届中国国际时装设..
 关于举办2023“小天鹅..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
更多..
。学校新闻 。
 香港服装学院祝大家五..
 香港服装学院祝大家元..
 香港服装学院恭祝全体..
更多..
。行业新闻 。
 彰显时尚新质生产力的..
 东方时尚美学与现代设..
 中国重回全球时尚主场..
更多..
。展会及大赛 。
 为冬日鹏城增添时尚温..
 关于举办2024首届全国..
 冬日鹏城即将掀起时尚..
更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报告》综述
  浏览次数:4861次 上传人:hkfc  发布时间:2013-8-14  www.hkfc.cn 打印 关闭

  《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报告》综述

  一、综 述

  (一)全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粤府办〔2012〕41号)的部署,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服装产业竞争力,促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装行业健康、稳步、较快发展,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于2012年8月联合制定了《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并召开了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大会,同时专门设立了服装两化融合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支持服装企业提高信息化和技术改造水平。

  在2012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与中山市(沙溪镇)、佛山市(均安镇、张槎镇、大沥镇)、惠州市(园洲镇)、东莞市(大朗镇、茶山镇)、汕头市(潮南区)等8个产业集群分别签署了《省镇共促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协议书》,以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为共同目标,发挥各地特色服装产业集聚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化融合、两业融合为手段,省镇联动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人才培训、品牌培育、展览展示、产业研究等服务,帮助企业培育竞争新优势,引导服装产业朝专业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实施一年来,调研显示,我省服装产业集群、服装企业已充分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在转型升级的征途上踊跃尝试各种路径,如通过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深化品牌建设、进行设备更新、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资本运作等措施,实现减少用工、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利润率提升。尤其是,深化品牌建设和加大设计研发投入得到了2/3以上的企业重视和行动。总体而言,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以调高、调优、调强为目标,继往开来,加强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继续推动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二)开展转型升级调研情况

  2012年,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调研,重点对签署《省镇共促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合作协议书》的中山市(沙溪镇)、佛山市(均安镇、张槎街道、大沥镇)等4个产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中山市沙溪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沙溪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沙溪镇工业企业奖励办法》、《沙溪镇传统产业升级方案》、《沙溪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白皮书》,对服装产业在装备升级、信息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建设了服装品牌孵化发展服务中心(提供服装设计开发、制版、展示、包装、检测、市场营销一条龙服务),推动沙溪镇加工制造企业向品牌企业转型,打造品牌集群。建设设计师梦工场,聚集国内部分设计师资源。二是,整合中山市和沙溪镇现有服装业电子商务资源,建设沙溪休闲服装网上商城,迅速扩大网上销量;同时为走实体店销售的公司服务,成立服装外贸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拓宽国际贸易渠道。三是,筹建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人才支撑。四是,在沙溪镇政府主导下,利用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旁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的旧厂房区,省镇共建中国沙溪设计创意园项目。通过转型升级系列措施,推动了服装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升级,装备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升级,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向现代标准化管理升级,品牌工程建设水平向品牌经营为主导升级,产业链向分工细化、结构完善的产业链升级。

  2、佛山市均安镇。“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均安镇,积极开展转型升级工作,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一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如臭氧洗水机、激光机牛仔工艺、新能液氨丝光、珍珠纳米牛仔布、自动吊挂生产线等,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在加快技术改造的同时通过采用6S管理和JIT管理相结合的精益生产车间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车间管理水平,加强基础管理,变事后把关为过程控制,有效指导生产,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设立了均安牛仔服装创新中心,集信息服务、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产品认证、服装设计、面料研发、成果推广及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组建了“均安牛仔”产业联盟和广东省均安牛仔服装研究院,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产业联盟模式,联合顺德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制定均安牛仔服装产业标准,从而提高检验标准和检验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盟机制。三是,加大服装行业信息化改造力度,重点发展三维立体扫描测量技术的开发及三维服装技术设计、服装CAM/CIMS技术,智能化服装电脑设计技术等,推动数字化服装机械设备的应用,提高服装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面向服装业的RFID物联网、智能化全自动服装吊挂生产线项目建设,选择重点服装企业进行示范性生产线建设。四是,大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相关培训,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组织专家就共性问题进行研讨,引导服装电子商务健康发展,促进电商服务企业与服装企业的对接及合作,提高服装行业信息化水平。

  3、佛山市张槎街道。“中国针织名镇”张槎街道提出针织服装产业“六个”转型和“四个提升”的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完善高端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加强行业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拓展新兴市场,全力打造文化、时尚、创意的都市型产业,着力推进“一个时尚云平台、二项活动、三项工程”工作,推动针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与时尚的结合,实施“总部+基地”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张槎针织服装的产业链向高端、终端环节迈进,全面提升张槎针织服装行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省镇共建“时尚云”项目(即张槎针织服装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汾江河滨水休闲时尚文化创意基地项目。张槎针织面料及服装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集群产业链逐步完整,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成果逐步凸显,“张槎针织”品牌得到了国家商标总局批准授权,形成了以丝光棉针织T恤衫和针织运动面料两大系列为代表的特色产品,成为全国高档丝光棉T恤的生产基地。

  4、佛山市大沥镇。“中国内衣名镇”大沥镇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服装产业的发展,制订了《大沥镇建设“盐步内衣”区域品牌试点及实施联盟标准工作方案》。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有:广东未来服装产业科技创新体验中心、中国南方时尚城、中国(盐步)内衣创意产业园、国际少儿时尚产业商贸中心。总投资约45亿元,规划用地约1600亩,建设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总部基地、展贸基地、创新基地和生产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链,增强核心竞争力。2012年“南海盐步内衣”集体商标注册成功,并制订了使用管理办法。新怡、奥丽侬、美思等代表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了稳定飞速发展。镇政府规划了1000亩土地,建设盐步内衣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中国南方时尚城以及中国(盐步)内衣创意产业园,打造盐步内衣产业发展的的总部基地和生产基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迈向国际化。

  (三)2013年上半年广东服装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广东服装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略好于上年,国际市场虽仍然低迷,但并未显现出明显恶化的趋势,外需环境较上年相对平稳,但基于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等长期不利因素影响,广东服装产业仍处于发展复杂期,企业发展压力重重。基于对全省服装产业集群和企业的调研,结合国家统计局行业数据,对全省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1、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1 生产情况:6月份起止跌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3年1-6月,我省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5.78亿件,占全国总量的20.70%,同比增长0.28%。其中针织服装13.52亿件,梭织服装12.25亿件,与2012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57%和增长2.40%。我省服装生产仍然保持全国第一服装生产大省的位置,与居第二位的江苏省(生产产量16.97亿件)保持总量优势,增减趋势与全国服装生产总量变化(0.55%)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西服套装近两年持续保持二位数降幅。

  表 2013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服装产量情况

类别
2013年1-6月
产量(亿件)
2013年1-6月
同比增幅(%)
2012年1-6月
产量(亿件)
2012年1-6月
同比增幅(%)
服装
25.78
0.28
25.52
-3.16
其中:针织服装
13.52
-1.57
13.27
-4.77
梭织服装
12.25
2.40
12.26
-1.36
西服套装
0.10
-65.45
0.30
-39.37
衬衫
0.84
7.00
0.78
40.23
羽绒服装
0.03
0.51
0.03
-10.97

  近三年1-6月广东服装规模以上企业单月产量变化趋势分析可见,今年上半年广东服装单月产值高于2012年、低于2011年,总体表现较2012年相对平稳。历年数据显示, 2011年8月份开始广东服装产量未再出现二位数的增幅。

  1.2 出口情况:同比呈上升趋势

  2013年1-6月,我省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45.64亿美元,同比负增长0.74%,增幅低于全国(全国平均增幅为13.40%),与第二名浙江省仍保持总量优势(浙江服装出口额为138.68)。服装出口占广东纺织品服装外贸出口总额的71.69%。

  由近三年1-6月广东服装月度出口额走势比较分析,可见今年1、2、4月份较前两年上升,3、5、6月份又低于前两年,总体出口水平与去年基本持平。广东服装产业以外贸型加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欧美日市场为主,2012年上半年开始,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欧美市场低迷,订单数量萎缩明显,尤其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订单下降尤甚。与2012年上半年持续负增长相比,2013年上半年出口额降幅有所见效,但相比2011年增幅仍然保持低位。

  1.3 投资情况:总额增幅上升,排名仍居后

  上半年,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191.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19%,占全国4.90%,排名第10位。本年施工项目数721个,新开工项目数440个,竣工项目276个。

  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江西等省份投资相当活跃,居前五名。与其他几个服装大省相比,广东省纺织服装的固定资产明显居后了,金融危机以来排名在8-11名徘徊,但去年开始投资总额一直在保持二位数增长,说明广东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在逐步恢复增长。

  2、行业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1 行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在关注和推动服装行业如何转型升级,包括:科技进步如何扩大在服装产业的普及应用;城镇化建设对服装产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各地企业都在开展产业转型升级,是否切实有效;如何能发挥广东服装产业的核心优势;如何公共资源共享、带动更多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全省产业集群如何实现协调创新发展;等等。目前形势看来,在国际市场低迷、经营成本不断攀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企业订单不稳、信心受挫,一部分企业正在尝试向价值链高端转型,但受制于经验、意识、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转型依然任重道远。

  2.2 出口:较上年平稳,但仍困难重重

  从发展趋势上看,2013年服装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好于上年,国际市场仍然低迷,但并未显现出明显恶化趋势,外需环境较上年相对平稳。据统计,今年春季广交会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成交额16.27亿美元,与2012年秋交会相比增长13.2%,由下降趋势转为增长。与上届广交会相比,今年部分市场成交额有所增加,美国需求略有好转,但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仍不景气,日本、欧盟的订单向东南亚以及东欧地区转移的现象明显;并且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外棉花价差较大等因素影响,广东服装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有所减弱。另外,部分企业对人民币汇率上升并不适应,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出口风险扩大和贸易复杂性增加、出口退税周期较长等问题长期存在。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服装出口仍将面临诸多困难。2.3 效益:成本利润率逆势增长

  今年1-4月份,广东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4641家中,亏损户数975家,亏损面21.01%;主营业务收入1552.60亿元,同比增长14.05%;利润总额56.12亿元,同比增长36.50%;成本利润率为4.16%,略低于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4.48%。而在2012年11月份,广东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成本利润率为3.99%,全国平均成本利润率为5.49%,可见今年上半年在全国纺织服装行业成本利润率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广东纺织服装行业利润率实现了4.26%的逆势增长。行业效益将进一步向有实力的品牌企业集聚。

  2.4 问题:招工困难依旧,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调研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与全国总体形势一样,招工用工问题仍然困扰着服装企业,新生代工人、内地经济发展、珠三角生存成本增长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随着招工难问题,广东服装企业用工成本明显上升,在福利、社保、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出也大大增加。此外,由于生产成本持续攀高,产品价格不断上涨,订单继续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融资难问题依旧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尽管行业整体形势趋于平稳,服装企业家发展信心暂未有上升迹象。

  2.5 机遇:本土品牌发展得到鼓舞

  年初国家领导人穿着广东本土品牌访俄,让广东本土品牌和设计师倍受鼓舞并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普遍认为广东本土服装品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好时机。广东历来是以服装为龙头的时尚产业的策源地,这一事件将成为广东服装产业整合传统优势、振兴本土品牌的引擎。同时,未来几年,新技术、新软件、新设备的应用将给服装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升级换代,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如何让广大中小服装企业享受高科技的成果,用得起先进的软件,如何继续发挥广东服装产业的核心优势,这将是下步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工作重点。

  (四)本《报告》编辑说明

  为探索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路径,推进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成果,在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今年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组织编撰本《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索报告》。《报告》围绕广东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这一核心主题,从政策指导、设计研发、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市场流通、人才培育等多个角度,向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或机构征集稿件,汇总各方智慧,希望能为广东服装企业起到借鉴指导作用,引导服装企业和产业集群取长补短、加快发展。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

  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

  二〇一三年八月


来源于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   
直属机构
香港服装学院 · 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 · 香港服装学院新网站 · 广州时尚职业培训学院 · 广州时尚艺术职业培训学校 · 深圳市服装职业技能鉴定所 · 深圳市欧纺服装研究院 · 香港服装学院长沙分校 · 香港服装学院武汉分校 · 香港服装学院苏州分校 · 香港服装学院邵阳分校 · 香港服装学院东莞分校 · 深圳市时尚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广东服装学院 ·
友情链接
环球雅思国际游学 · 杭州平面设计培训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人民大学留学 ·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交通地图 联系我们 校长信箱 网上报名
版权所有 深圳市服装行业培训学校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燕南路7号美然大厦一栋 邮政编码: 518031
电话: 0755-83696156、83696155、83696109、83696121
邮箱:fashion@szfc.net 粤ICP备12003490号
值班时间
值班时间
8:30-21:30
温老师
温老师      
叶老师
叶老师      
林老师
林老师      
曹老师
曹老师      
联系电话
0755-83696109
0755-83696121
0755-83696155
0755-8369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