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深圳女装,许多女性消费者都能数上几个品牌乃至更多,且欣喜地发现,其中就有自己最中意的。事实上,深圳女装目前在国内大城市一类商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约60%,深圳也由此被称为“女装之都”。
深圳女装缘何受到此般青睐?不如抛给那些喜爱时装的女性另外一个问题:是否能在深圳女装品牌中找到满意的风格和设计?
答案是肯定的!深圳女装以其多元化风格定位和最前沿的创新设计理念,在市场上赢得赞誉。或以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自然的剪裁,展现女性简约、柔美、温婉的特质;或立足市场前沿,用独特风格演绎简练和利落的都市女性;或致力于休闲与职业的和谐,花型简洁,强调服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庄重典雅却不失时尚轻松;或以质朴的材料、宁静的色彩、简洁的形式,结合时尚的设计,透着丝丝中国风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潮流元素。
深圳女装在材质的运用上也突破局限,常常能别出心裁:用柔软型面料如针织、纯棉、丝绸等塑造简洁流动的曲线美;用挺爽型面料如亚麻、毛料、化纤织物等设计大方爽朗的职业美,用光泽型和透明性面料如缎纹结构织物、缎条绢,乔其纱、化纤蕾丝等渲染或优雅神秘或张扬自由之感。更凭借时尚自由的创意,大胆运用新材质。如运用环保型材料竹纤维、树纤维等,根据材质设计款式和风格,积极探索服装行业更多的可行性。
先人一步坚持做品牌
深圳女装的成功,得益于其先人一步走上品牌化之路。在绝大多数服装企业还沉溺在代工生产的蜜缸里时,深圳女装能够先知先觉地做品牌,除了因为深圳作为开放城市所带来的地理、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之外,也与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和推广密切相关。从1988年成立以来,该协会一直把引导深圳女装企业树立品牌意识作为工作的重点,并积极探索企业形成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深圳服装行业及该会会长沈永芳主持编写的《深圳品牌服装与企业》一书,对深圳服装行业形成整体的品牌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深圳一部分女装企业开始了打造品牌的起程,慢慢地带动更多周边的企业走上了品牌化之路,及至现在整个深圳女装业更是掀起“品牌战略”风。大浪淘沙,能够历经市场风浪的冲刷而屹立不倒的企业,都有着各自的制胜秘诀。
坚持做品牌的信念不动摇是“歌力思”成功的原因。10年来,ELLASSAY坚持高品位和不打折,当价格战上演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面对外界的诱因不动如山,依然我行我素,坚持不懈地用品牌价值说服消费者,这在追求大众化、主流化的国内服装界曾一度显得曲高和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虽然路途不平坦,一路风雨飘摇,但歌力思的品牌却是在一点一点地积聚强大的爆发力。十多年坚持下来了,于是绽放了。如今,歌力思女装品牌在全国拥有了175家店铺,营业额以每年大约50%的增长速度稳步发展。
玛丝菲尔是近年来应用市场细分化策略比较成功的服装品牌之一。当其他品牌在年轻人身上大做文章、激烈竞争时,玛丝菲尔另辟蹊径,瞄准中年白领这一中坚市场,从风格定位、服装设计、营销模式上锁定这一市场消费者的特点。针对25岁至55岁追求优雅时尚的成功女性,“玛丝菲尔”以巧妙的款式和线条,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突出这一类女性独特的气质和韵味。近年来,“玛丝菲尔”以数十亿的年销售额、每年不低于30%的成长速度成为业界的翘楚,被誉为国内最成功的女装品牌之一,其在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地的专卖店也先后开业并迅速获得当地名媛的青睐。
酒香也怕巷子深,诚然,深圳每个女装企业都在努力绽放,但要“香飘十里”,誉满全国,仍需要一个高效的推广过程。多年来,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台前幕后奔走使力,探索和护航深圳女装品牌的推广之路。
从1999年开始,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联合企业组团以“深圳花季”的主题参加北京服装展,之后2000年“春天的故事”,2001年“特区冉骄阳”,一直到2010年的“时尚深圳”,连续十多年的主题推广活动,使深圳女装品牌受到了国内外的大力关注。近年来,协会还组团参加英国伦敦时装周等国际一流时装展,开创国际时尚交流的里程碑,为深圳女装品牌走向世界推波助澜。
2001年,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化被动为主动,筹办了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至今,深圳服交会已经举办了12届,由最初的15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90个参展商,发展到第十届的近8万平方米展览面积,800多家参展商以及超过10万余人次的专业观众,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服装品牌展会之一。这对提升深圳女装品牌的整体形象无疑起到巨大的效果,所谓“主场优势”,不仅给予了强势的宣传效果,亦增强了自信,更是深圳女装品质和实力的有力证明。
注重品牌内涵的力量
面对市场上的风浪,一个企业仅仅有光鲜的品牌远远不够,还要有深厚的内涵。
近年来,绿色环保之风愈演愈盛,面对这国际大趋势的要求和挑战,深圳女装业率先行动,运用新工艺、新材料,积极打造“时尚环保”新形象,给品牌添加绿色认证。
深圳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看得更远,在她的努力下,2008年,深圳服装协会促成政府部门出台《深圳女装产业区域品牌2009年—2012年发展总体规划》,走更规范、更前卫的路子。
深圳服装行业协会建言政府投入资金建立了市服装研究开发中心、内衣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在多家企业建立了市级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丰富品牌内涵。
深圳服装协会还大力促成“大浪服装产业集聚基地”,起到了统一组织管理、共享资源信息的作用。该基地一期用地108万平方米,现已引进“马丝菲尔”、“歌力思”、“影儿”、“卡尔丹顿”等逾20家全国知名的深圳服装企业。目前,基地研发中心二期、总部功能区等的建设正在落成过程中。建成后的服装产业基地,将成为集产、学、研、商,并由行业协会管理的一体化现在制造业基地和绿色制造示范基地。
近日,从广交会得知,在全球经济寒潮的大背景下,第112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比上届下降11.4%,欧洲市场的成交额更下降了23.1%,70%~80%的企业反映,第四季度订单同比持平或下降,仅有两成左右企业反映订单增长。但深圳女装业却逆势稳进,大部分企业没受到影响,一部分企业迎寒潮而上,交易额有一定和较大程度的上升。这说明深圳女装在品牌战略的推动下,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以及整体步伐带来的风险抵抗能力。
引导企业适应当代市场
虽然近年来深圳女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走在了全国和行业的前列,但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深圳女装业还有待提升之处。
凭借深圳女装响当当的招牌,各企业在国内市场可谓风生水起,但深圳女装在出口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2011年深圳服装业的总产值是1500亿元人民币,而出口产值仅约为80万美元。
另外,随着深圳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深圳女装企业有外迁的趋势。据悉,目前深圳服装业50%以上的品牌企业都将加工环节迁移了出去。这无疑对深圳整个服装产业的规模、资源以及行业凝聚力优势产生极大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深圳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作为深圳传统优势产业的服装业,更是被委以重任,致力于发展成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这给深圳服装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不堪重负”的迹象。沈永芳表示,转型升级对服装业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破茧新生。但转型升级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操之过急,把中低端和来不及转型的企业全部淘汰出局,也许一部分企业脱颖而出了,更多的企业却死在了阵痛之下,整个产业也会因此元气大伤。她提到,有些企业向其诉苦,说受限于实力,跟不上转型升级的节奏,而一旦被迫迁出,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撑的话,就只有等死了。出于对整个行业的责任心和忧虑,沈永芳认为,转型升级政策应该和市场自有的“优胜劣汰”规律有机结合,理性地引导企业过渡和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即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市场。而处品牌竞争时代,走品牌化之路无疑是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深圳女装不仅在企业单独做各自的品牌方面取得成功,并积极探索“深圳女装”大品牌效益,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成熟,越走越辉煌。 |